
一、纵剪介绍:
纵向剪切是沿着铜带轧制方向,把一定宽度的铜铝带材料,按照所需要的宽度剪切成各种条料。铜铝带纵剪生产线主要由开卷机、纵剪机、检测装置、张紧装置、收卷机、各种导向装置及装卸料小车等设备组成。
由于在使用过程中调整不当,设备会出现某些故障,致使产品出现一些损伤。剪切毛刺缺陷,是常见的问题之一,也是影响后道工序及变压器铁心质量的关键因素。
二、剪切断面常出现的毛刺缺陷
常见的剪切断面出现的毛刺缺陷有以下几种:连续性的毛刺超差;断续性的毛刺,且有亮点(白点);单纯性的白点;微小翻边;较大的折皱(荷叶边)等。这些缺陷不但会影响铜铝带的表面质量,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变压器铁心的质量,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。
三、毛刺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
(1)剪切原理分析
纵剪机剪切铜铝带的变形过程是滚剪刀受拉动上下滚剪刀,以相等于铜铝带的运动速度做圆周运动,上下滚剪刀的刃口距离随着刀体的不断旋转而逐渐减小,铜铝带被刀刃不断地切入而发生变形,共经过弹性变形、剪切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而被完全剪断。
(2)毛刺产生的原因
正常剪切条件下,上下滚剪刀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。由于此间隙值大小的不同,产生的毛刺也不同。要想获得较小的剪切毛刺,两刀具的间隙值应较小。另外,调整间隙时,在刀具圆周方向上,检查应不少于4点。间隙调整均匀一致后手动慢慢旋转刀具一周,检查有无磕碰现象。一切检查无误后,即可正常剪切。剪切时,刀具的重合度应不大于铜铝带厚度的一半。在能够正常顺利剪切的情况下,重合度越好,产生的毛刺就越小。滚剪刀具刀片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应严格控制合格范围内,否则端面跳动超差容易产生崩刃,崩刃后剪切会出现亮点;径向跳动超差,会造成刀具重合度超差,因而产生较大毛刺;刀具刃角超过90°,剪切时会产生毛刺,甚至会产生翻边现象。
(3)毛刺超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
{1}通过纵剪机后的条料毛刺超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剪切用的刀具刃口不锋利,反映出的现象为条料上的毛刺是连续的;刃口损坏,反映出的现象为条料上有亮点且毛刺是断续的。出现这种情况应将剪刃调面或卸下刀具重新韧磨。刀具间隙太大或刀刃重合度太大,反映出的现象仍为条料上的毛刺是连续的,并伴有轻微的翻边现象。出现这种情况应停机检查刀具,调整好锁紧后再进行剪切。
{2}铜铝带从纵剪线滚剪后有荷叶边,主要原因为:
刀具已钝或重磨刀后刀具刃角超过90°。这是需将剪刃调面或重新磨刀,磨刀后刀具刃角需小于90°(小0.5°~1°)。活动导向装置的上下压板未伸到剪切刃口处,或压板有磨损,已不平整,造成铜铝带剪切前就变形较大,因此剪切后产生荷叶现象。出现这种情况,应当停机检查压板是否已磨损不平,如不平,需重新制作;调整下压板的上平面与刀具刀刃的最高点同样高;调整上、下压板间的间隙,使两者间的间隙值。
{3}通过张紧装置后的条料如果毛刺超差,通常是由于条料在运行过程中横向挤压分隔盘产生的。这种现象有两种原因:分隔盘的平面度、装分隔盘的轴的直线度不好,转动时分隔盘径向跳动过大,引起条料在运行过程中横向挤压分隔盘。出现这种情况应检查分隔盘的平面度、装分隔盘的轴的直线度后再加以调整,使其分隔盘转动时的径向跳动小于盘间距离适当,即可解决。‚当条料的厚度在局部略有差异时,会引起张紧装置上的气囊局部压力不均匀,此时也会引起条料在运行过程中横向挤压分隔盘。出现这种情况时,应对张紧装置气囊的上、下压板进行调整,增加或减少压板的数量以及排列的方式,以改变气囊局部压力不均匀情况。